这里分享下实用小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打头体术之?
。。。是不可能滴!游戏中的肉搏攻击虽不耗费耐力,但是对敌人的攻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肉搏二连击能把敌人打出低头状态的大硬直,敌人会硬直恢复过来时会做一个反击动作,你继续肉搏也无法把对方动作打断,所以记住肉搏是用来紧急脱身用的,打完两下赶紧趁着对方硬直走人。把这个写到第一点是因为关注此游戏的多数是三上的生化脑残粉,早已经习惯了打头体术的惯性思维,但是想玩好恶灵必须抛弃这种思维。
2.斧头火把杀敌
斧头和火把属于一次性近身攻击武器,优点在于一击必杀,缺点是只对一个敌人有判定效果,只用一次。在物资缺乏的一周目里是很珍贵的,所以看到斧头火把请务必捡起来,遇到敌人也不用吝惜,直接用掉。
3.火柴杀敌
注意我说的是杀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击倒后焚尸,在不需要打死对方的前提就能使用。使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引诱敌人往自己快速跑,手枪打小腿能让对方进入狗吃屎状态,此时对方是没死的,但是可以立刻上前扔火柴烧掉。二是借助场景一些困住敌人的机关比如捕兽夹暂时让对方进入硬直状态,然后也可以上前烧之。
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你不是说火柴很珍贵的吗?这样打够用?所以这里要纠正一个火柴使用的误点,觉得火柴不够用的人,都是胡乱把火柴用在焚尸上的,其实不管是被你击倒还是本身就设置在场景中的尸体,大部分都不需要去焚尸。只要你不见到尸体就乱烧,游戏中的火柴补给其实比子弹多得多,当你身上带着十几根火柴的时候,配合几颗子弹和机关,其实就已经很安稳了,使用得当的话火柴就和斧头火把一样是一击必杀的利器。而且火柴携带量的升级是所有升级选项中最廉价的,初期就能升到很高。(话说这火柴什么牌子的,比**教的汽油桶还厉害。。。)
4.瓶子杀敌
对你没看错,是杀敌不是诱敌,一般人只知道扔瓶子来引诱敌人。怎么操作呢?很简单,把瓶子瞄准敌人胸部以上的位置扔,对方会进入大硬直状态,类似吃了闪光弓箭的效果,然后立刻冲上去背后,按潜行的方法杀之,此方法适用于一到两个敌人的单兵作战,被围攻时就不适合了。当你掌握了这个方法后,看着满地的瓶子,肯定心里和我一样在暗爽了,哈哈,这游戏最不缺的就是瓶子。(最后的板砖生存者表示,这是彻裸裸的抄袭啊!!! )
5.可循环再用机关
基本上游戏中强制的大规模战斗的场景里,都设置了各种可循环再用的机关,能帮你一次性消灭不少敌人。所以看到墙上的拉杆时,请提前拉一下看看效果是怎样的先心里有个数,然后触发大量敌人出现时,先不要习惯性滴举枪,而是赶紧带着敌人大队去游花园绕场景跑。等敌人都集中好了,再引诱到机关处灭掉,而且这种机关基本都是可以多次使用的。本着先机关群灭、后逐个击倒的思路,是很重要的。
6.一次性但可回收的机关
这种机关和上边的区别是,这种是一次性的,但是你不用的话可以拆掉回收成为零件,主要是捕兽夹、钢丝炸弹、感应炸弹,除了捕兽夹、后两者都有必杀效果。但是这里涉及到机关零件的回收考虑,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一个机关至少能解决一个敌人,但同时拆解一个机关能得到1-2份的零件,3份零件能做一支爆炸弓,一支爆炸弓能群灭3-5个敌人,那到底的看到这种机关是回收零件好呢?还是留着杀敌用呢?
本着资源效率最大化的思路,由于弓是大杀器携带量很少(虽然能升级),所以零件基本都是富足的。所以进入一个场景看到一次性机关后先一个都不要拆解,记住它们的位置,在战斗中把他们都利用上,清场之后在把剩余的机关回收,这是效益最大化的做法。
7.里世界在战斗中的应用
里世界不是单纯的保存和升级点,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一般大规模战斗场景附近都会设置一个里世界房间的,这是有原因的。
一是对保存点的利用。由于这游戏的战斗是要步步为营的,但是系统检查点绝对不会人性化到你打完一场战斗就保存一次,所以在一些大规模战斗的难点场景,每触发完一次战斗,都可以去附近的里世界房间保存一下。在一摸就死的最高难度,这SL大法肯定是必须的。
二是对升级点的利用。如果你利用了上边的各种技巧,很快你就发现老是弹药火柴医药包全满,看着浪费的补给捡不了。但是一般人的惯性思维都是在里世界保存升级了一次后就不再关顾了,其实你肯多跑些路,子弹满了就去升级下,火柴满了也回去升级一下,就不用在下一个保存点出现前看着多余的补给而捡不了了。
8.技能升级的建议
体力、弹药携带量、医药包携带量、火柴携带量,这四个是最优先升级的选项。升级体力时可以顺便补满血。武器装弹量,会心一击,医药包回复量,这些是次要的升级选项。当你弹药量升高后会发现下一级花费更高,此时换个角度升级一下初期的装弹量,花费会少很多。但是升级装弹量不送子弹,想钻空子的玩家没戏了哦。
PS:已经很久没有游戏能让我通宵打到5点多了,还好今天是周末不用上班。这的确是游戏性满满的大作(PS:我不是豚豚),相信不会让期待已久的三上脑残粉失望的,至于那些看了几个视频就说不好玩的人,可以看下你们都对游戏系统有多了解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