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谈大地图战略部分。
战略目前最大的爆点就是出现了部落要冲建造城塞系统(类似三国志10),可以对战斗造成影响,其实可以参照战国立志传的据点来看待。
看到这张图,各位怎么想的呢?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别急,我把这张图跟一张我截下来的原版图对比一下。
是不是就很明了了?区别在哪里。(原版截图时已经用修改器将所有部落都打开了显示,没有不显示的部落。)
1、增加了许多没有内政影响的新要冲,比如官渡、安陆冲、随等,这些要冲跟其他原版部落的不同之处就是它们没有原版部落的内政影响,比如你看“密”有一个农业图标,效果就是加所属城市的农业值,颍阴有两个士兵标志,效果就是加所属城市的兵役人口。而官渡这些新要冲没有这些标志,所以它们就是作为一个纯粹的作战据点来出现的,是一个纯军事据点。
2、港口被作为部落要冲一起显示了,而且是作为普通无内政影响的要冲显示。原版中港口虽然存在,但是地图上是不作为部落显示和看待的(切换部落显示标志可看出),看来港口将作为重要要冲在PK中发挥作用。
3、部落要冲的显示上出现了两点不同。首先是部落要冲名字旁出现了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根据最新要素【城塞建造】来看,我个人倾向于这些数字就是当前要冲的城塞建造等级,等级越高,在此处战斗时就越有利。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真正PK中可能会有不同,但这也也应该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释了。
4、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也就是第二个区别,部落要冲名字下面的四个小格,它们是什么意思?城塞等级已经用数字显示了,那么还有什么新的部落要冲数值呢?我曾想过是不是部落效果的加成等级,小格亮的越多加成越多。但是之前已经说了有许多无内政影响的要冲存在,它们也有小格亮起,所以可以否认。经过各种考虑,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是,这四个小格代表驻兵数。在城市中可以对附属部落要冲派兵驻守,就像三国志11一样,而小格亮的格数代表其所占的要冲最大驻兵数的比例,一格为四分之一,两个为二分之一,三格为四分之三……这个是有依据的。313PK现在是由做战国立志传的小组负责的,而在战国立志传中,部队的出兵数正好也是用四个小格来区分的。(点第一格出城市四分之一的兵数,第二格出城市二分之一的兵数,三格出四分之三的兵数……),也许PK的制作组就是以立志传中的这个为借鉴,来方便地在各种要冲中驻守兵数。而且注意的话,图中正好是处于前线的部落要冲亮起的格数最多(官渡,白马港这些,都是官渡之战的重点据点),也可以暗示这是在前线要冲驻兵的现象。
这是我认为目前最合理的推断,无法肯定,但是现在部落要冲中可以驻兵,这是我的想法。
然后是大地图的战略行军:
与原版最大的区别是,现在长途行军是会下降士气的了,走得越久士气下降越多,而在我方城市中驻守则可以恢复士气。可以通过奇袭长途行军的地方部队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张图就显示了,带领私兵的孙策与刘备军一起攻打建业的情况。可以看出长途行军导致的士气下降的情况(虽然我是没怎么看出来)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就拿一个例子来说明:
谁都知道,西蜀路途长远,而现在长途行军士气下降的设定出现,西蜀一下就成了易守难攻之地!
蜀地之间每个城市一个来回远的都要那么几个月,现在别人要打过来……恐怕都是守方以逸待劳,轻松取胜了。也许可以通过全部编制骑兵来加速行军速度,但别忘了,西蜀刘备那群人,可都是枪兵S的存在……
蜀道难,难于上西天。
以上就是今天光荣爆料我所分析出的信息,望各位观看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