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经济学——Hyrule Economics
(首先要说明的是,下面的探讨并没有意义——毕竟这不是一个经济模拟游戏,有大量的数值和机制设计仅仅是为冒险服务而已并无深意——但是海拉尔大陆太迷人了,让我们想要搞清楚它的一切,不是吗?)。
在我们开始讨论作用于海拉尔大陆的基本“经济学原理”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能够在这里发现的若干基本经济现象的观察:
微观类
-应用刚刚的任何一种方法,我们都可以在3个游戏自然日内(1小时实际游戏时间)赚到买3套豪华别墅的钱……勇者的生产率还是蛮高的,这是题外话。
-与真实世界不同,海拉尔大陆的资源并不受稀缺性的约束(东西满地乱放,资源/人口比极高,没有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所熟知的供需法则并不适用,海拉尔更接近按需分配的****社会。
-在王国覆灭百年后的海拉尔大陆,无风险套利机会是普遍存在的(同样的东西我们买到和卖出的价格不同)……市场机制并不完美(甚至没有严格意义的“市场”)。
-商品的价格并不受供给影响(一天卖爆烤肉串/龙角碎片也是不会让商人的收购价格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是完全刚性的。
市场类
-要素资源的有不同的区域分布特征(防火蜥蜴只在艾尔丁地区,etc.)。
-市场受到自然的地理隔离(只有少数行商游走于商道上),只有很少的商品构成了大陆的共同市场。
-不同市场的偏好不同(其他地区没人卖防火蜥蜴)……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矛盾了,e.g.既然海波拉地区根本没有人需要防火蜥蜴(也没有商人卖),为什么所有人还要耿直地收购林克卖出的防火蜥蜴呢?
-海拉尔大陆被高山和大海分割,并无与外界的经济活动。
宏观类
-海拉尔大陆的货币制度接近于“金本位”制度(所有东西都可以折合卢比的价值计价)……同时,作为等价物的卢比的自然储量是有限的。
-海拉尔大陆的财富分配是极度不均衡的,既有富可敌国的雪山老人和传火女侠,也有中产阶级的香蕉忍者,还有穷的只剩房的普通村民。
-在目前的时间点上,海拉尔大陆并不存在统一的主权国家,只有若干小型聚落……不存在经济干预和政府部门。
-海拉尔大陆的细分经济部门包括农业(含采集业)、手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烹饪)和非生产性服务业(赌博、供奉大妖精、各种无意义的小游戏)。
时间类
-在“末世”之中,海拉尔的居民并没有明显的时间概念(就算林克在奇怪的事上花了几个月大家也毫无怨言)……当然,游戏并没有这种设计。
-不存在“时期”的概念(即使是自己建设的城镇也是如此),自然也谈不上储蓄与投资活动,这大大简化了需要讨论的经济活动。
-因此,基于上面这些观察,我们可以开始做一些有趣的推论(在忽略游戏设计缺陷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