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绝对会是国产游戏史上的一座巨碑》
其实看了这里两派争了这么久,不得不承认,古剑对国产游戏的意义之重大,其它游戏是没有可比性的。可以确定,这绝对将会是一座巨碑,但它可能是丰碑,可能是里程碑,也可能是墓碑。
首先承认,我对武侠玄幻没兴趣,对那些什么事都能扯到爱国上的人也都是嗤之以鼻。什么游戏性什么的我就不多讲了,这里的人也说得够多,再说这方面也没什么意义,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古剑的价值。
中国的商人是群饿狗,我曾经很不客气得形容了那群人,看到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就一扑而上,连啃带嚼,最后只剩一堆残渣。很可惜,现在做游戏的都是一群地道的中国商人。也许过去不是,因为那时候游戏没暴利,因为家长不喜欢,D版泛滥等等等等。也正是没有多少利润,这群疯狗才没有盯上这块肉,做游戏的,都是爱游戏的大好青年,那时候,也是国产游戏的黄金时期。后来中国游戏的转折点出现了,那就是《传奇》。
《传奇》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也讨论得够多,其中最大的意义是饿狗们发现,游戏业也是块肥肉。接下来近十年,在中国各个行业上演的饿狗争食的场面,在游戏界也开演了。一时间,多出了那么多游戏开发商,不断得疯狂得撕咬着中国游戏这块肥肉。
开始时,他们疯狂代理棒子泡菜,后来他们意外发现,某些东西对于游戏能不能赚钱并不重要,于是饿狗们开始摸圈钱的下限,粗制网游能圈钱,粗到半成品也能圈钱,后来发现自制的FLASH级别的网页游戏照样能圈钱。于是,我们很荣幸地迎来了中国游戏史中最恶心的时代“网页游戏时代”。成本低,制作差,连个SPRITE都不肯自己画,广告低俗,在这个时代,就是这种东西,统治了中国游戏市场。那些土老板发现,我即使不懂游戏,只要有几块钱,请几个IT民工,也能出个网页游戏,这些游戏的垃圾程度不言而喻,而泛滥程度么,一人曾经说,光三国题材的网页游戏,就不下万个,不知是真是假,但其泛滥程度可见一斑。就是这么一个黑暗时代,由玩家,开发商携手共建的一个黑暗时代。
古剑的最大意义,就是诞生在了这么一个无比黑暗的时代。有个成语叫鹤立鸡群,这只鹤可能在同类中并不出色,但它却生在鸡群中,光这一点,就使得它出类拔萃。而古剑的最终意义,就是取决于它的结果,就是销量。这里有人说,古剑是救星,的确,有这种可能,只要能卖出200W套甚至更多(因为据说是70W套才回本)。但一但它亏了,烛龙有没有后续能力先不说,别说那些饿狗不会再来光顾,就是有想接单机的主,也不会去冒这个险了,那么,今后几年,大家就继续享受垃圾网页游戏吧。
其实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怪现状,决定一个游戏意义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它所在的时代。那么古剑如果成了呢?首先,游戏的类型和背景要放开,如果玄幻武侠RPG这套路不改,这复兴之火也不会继续烧下去。其实是对付饿狗,很显然,只要饿狗们发现单机也有利可图,一扑而上的情景就会重现。这将是国产单机复兴的最后一道坎,而这道坎几乎不可能能过去,因为唯一最有效的方法是,D正结合,玩一遍D版后再判断,认为是好作品再重新购入正版,让无良公司血本无归,这要求非常高的自觉性,所以我觉得希望极其渺茫。当然我们还可以相信ZF,什么多少规模以下的公司不准开发游戏之类。但这些都是后话了,真到了那时再另作讨论吧。
个人对武侠RPG完全没兴趣,但出于对烛龙这种在混沌黑暗中求光明的精神很敬佩,再出于对那些网页游戏开发商的强烈鄙视,即使游戏根本懒得玩,也会买一套正版尘封。
好了,就写到这,以上完全是个人的一家之言,你认为有道理也好,认为胡说也罢,最重要的是已经把想讲的讲出来了。引用一句话:“爱买不买,爱看不看,爱喷不喷”
那么在一个月之后,又有了新的看法了。的确,当时很多情况不了解,所以只说了三碑论,其实还有一种碑,那就是戒碑——上书“此路不通”。
两月前,想的是剧情差可,游戏性低可,只要不BUG成堆,古剑就能成功。无论无何都没想到,还真就BUG成堆了,而且个人还觉得BUG成堆是决不会发生并可以完全避免的,古剑可以展示出“实力差”,千万别表现“心不诚”,可结果却悲剧了。
当时没认为烛龙是当时认为的“饿狗”,现在也没有这么认为,但烛龙不是饿狗不代表古剑就不是“饿狗”之作,因为烛龙背后有只非常大的“饿狗”——GB。
GB现在的所作所为,完全“满足看到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就一扑而上,连啃带嚼,最后只剩一堆残渣”这一饿狗评价标准。而他所撕咬的,正是烛龙以及今年国产单机的独苗《古剑奇谭》。
有一些古粉的言论很搞笑,什么仙4古剑全是工长君的资金,GB只是负责推广。还有就是,GB的营销相当成功,创造了一个销量奇迹。那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烛龙没钱,没钱但又要做,怎么办?当然就是找人投资,谁来投资?——GB。
首先我们来讲讲营销,GB有个P成功之处,只是把宣传弄得恶心巴拉而已,和那些土老板的山寨游戏的宣传简直如出一辙。那为什么会大卖?我早就说了,国人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怨了,只要一款游戏符合“国产,不是前面大作的续作,高成本作品”这三个条件,绝对能大卖,这个GB的宣传毛关系也没有,而GB宣传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让人来“喷”。
中国有句古话,叫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这就是中国游戏人的集体尴尬之处——我有好的创意,但我没资金来实现。这时,就需要有人来投资,但来投资的人,几乎是完全不懂游戏的。其实这还是其次,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投资者可以做到“我只出钱,期限一到,你只要把预定的报酬交完即可”这一条。
各个行业都如此,个人就经历过,当时一起出同人CG集,由于没资金有人找了当地一老板,结果是印刷什么都交由其处理,最后画集封面只有大字“XXX(那投资人)作品”里面的众作者只字不提。这样的CG集,可以说是最另人反感的,最后大家表示就当画了张画喂狗不欢而散。但做游戏就完全没有这么幸运了,那些老板会对你横加干涉,你要“按要求”改动,而对一个游戏设计者来说,这些“要求”充斥着“低俗”“无趣”和“弱智”,但你又毫无方法,你的钱,是他给的,他不投资你,你连毛都没有。当然,你好有第二个选择,把策划卖给他,但对于游戏设计者来说,这些策划无异于自己的亲骨肉一般,与其卖进窑子任人蹂躏,还不如自己亲手毁掉。
GB可以说,只是个大一点的“土老板”而已。他对国产单机和《古剑》是毫无感情的,他有感情的只是钱而已。虽然不知道他在投资烛龙时有那些协议,但不得不说,“真够呛的”。而且最惨的是,烛龙还要替GB背黑锅,作为一个游戏设计者,我向来不怀疑一个游戏作者对自己游戏的感情,我想,工长君是不会容忍这么一个“残次品”存在的。但《古剑》就是个残次品,限期发卖,临时赶工,不残也得残。一切骂名都指着烛龙,那谁又想过一直支配着烛龙的GB呢?
那现在看看GB对烛龙有多少支配力:
1.电视剧,连工长君都要感叹,“不要改太多”,竟然还有一群古粉为之拍手叫好的,这所谓电视剧,在我看来就是GB对《古剑》敲骨吸髓的重大体现。工长君即使有怨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连其它骂名也得背着,也不在乎多背这一个了。
2.签售会,在BUG百出,补丁成群时,还“不要脸”的搞签售,这是很多人的评价。但这是烛龙所希望的吗?这不全是GB安排的么?“把我们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机器用”恐怕就是被“奴役”的最好写照。
3.发售日期,我可以推后,但GB说了算,BUG修正,最多只要用一个月,难道工长君这么都等不急?恐怕任何一个游戏设计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以完美的形态出现于众人面前,但GB不是游戏设计者。有什么办法呢,有钱才是爷,GB只要从《古剑》上把钱捞回来就行,而烛龙或《古剑》去向何方,不是其所关心的,而烛龙,命根子被撰者,敢怒不敢言。
有句话叫“天下乌鸦一般黑”不止是GB,大家都这样。另人寒心的“搞笑”事件在这些公司里层出不穷,也就不多举例。或者是一种无奈吧,《古剑》已成戒碑,告知全中国游戏设计者:“欲成游戏,必先自有资本,若用他人之财,必为所累,终只成下作。”
当然,中国人历来有三个梦,“明君梦”是第一个,恐怕盼望有能让你产出好游戏的投资方就是这难得梦到的明君吧。而那些有现在实力自己出游戏的公司——不是正在出单机游戏么。但他们也被市场所累,最终作品如何,还不感妄下结论,不过因为玩家热情都耗在《古剑》上,况且还是系列续作,《仙5》销量另人担忧。
最后,你问出路何在?记得上美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给80后一个美好童年的地方。他们真正从厂长到员工都是艺术工作者,更主要的是——他们直属国家,虽然有上面的最终审核,但至少制作中是完全自主的。现在上美已经不在,上美的经验是不是值得我们借鉴呢?
文化部直辖国营游戏公司,听着恐怕很搞笑,但如果真正能做到“中央直审”,并且从主管到员工都是热爱游戏的人,都是领工资,没任何经济瓜葛的人,也许游戏能好很多,虽然会有很多很有和谐点的成分在,但至少比那些圈钱货好,也就是《黑猫》《蓝猫》之间,我宁可选择当年的《黑猫》。恐怕这是在有“特色”的中国游戏市场中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了吧。
扯完,和《古剑》的纠结到此结束。
《古剑奇谭》任地鱼专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