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攀龙见明主,壮士当群雄
翻开张辽的履历表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张辽本是丁原属下,何进召诸侯入京的时候他跟着丁原进京,被派回河北去募兵。完成任务回来发现何进已经死在十常侍手里,于是就带兵投了董卓——这里史书省略了丁原也已经被董卓干掉了这件事。董卓后来被王允吕布设计所杀,张辽又投了吕布——张辽和吕布都是并州人。仔细一看,这两起事干的和吕布简直如出一辙,最后张辽又弃吕布投了曹操,——无双里张文远却是如此忠义。
其实这大有道理,所谓人以众人待我,我以众人报之,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丁原毙于部下吕布之手,足见并非能厚人之辈,董卓更是连义为父子的吕布都能转脸要杀,吕布为人轻佻,又和部将的老婆们有说不清的关系,张辽不忠义于他们,亦不为过。张辽一直没有离吕布别投他处,大概是因为身为董卓余孽,与关东诸侯势如水火,恐无处收留。随着吕布败于曹操,张辽归曹之后,大受任用,得尽其能,与袁绍、乌丸、泰山贼寇作战,不仅有勇,而且有谋。建安十四年天柱山之战后假节,获专戮之权为五子之先,更在夏侯渊、曹仁之前。
建安**年,曹操西征张鲁,孙权趁机发动十万大军包围合肥城,却成就了张辽八百破十万的传奇。城里仅有张辽、乐进、李典率领的七千余兵,兵法云十则围之,孙权挟十余倍兵力,曹操的援军难期。看似该使用三十六计走为上的时候张辽却使用了第十八计擒贼擒王,在军中招募敢死队,得八百人,第二天清晨突击,孙权前军诸部陈武战死,宋谦徐盛败走,直杀到孙权本队营下。张辽呼孙权出阵搏战,江东三代均好轻身陷阵,孙权武名虽不如父兄但也是便马善射手格猛兽的主,此刻居然吓破了胆,惊魂乍定发现张辽兵少才挥兵包围张辽,张辽目的已达,杀出重围退回城中。孙权虽然兵力优势仍然在握,继续包围着合肥城,但士气已夺的情况下难以强攻,十多天后解围退走,又被张辽追杀,险些被俘。其实仔细查考张辽此战斩获,战果并不如何辉煌,说八百破十万,似乎过誉;然而此战过后,江左闻张辽之名丧胆,直到五年后听说张辽复还合肥,孙权还要致信曹丕问问缘由,则张辽所破的,乃是孙家全军士气,又岂止十万之数。
曹老板当初败于宛城,惩于没有索取人质而又被反叛之故,之后凡领军将佐的家眷都要作为人质。曹丕称王,张辽还于合肥,诏令张辽全家随军,这是对张辽忠心的最大肯定,谁说忠臣就一定不事二主呢?
贾诩-予既毒士,人莫予毒
曹老板的谋士,要说德才兼备,自然非荀氏叔侄莫属,但单从画策水平来说,贾诩、程昱、郭嘉以及稍晚的刘晔、董昭都可说是一时轩轾。但坐奠中枢,居功至伟的荀彧、深密有智,奇计百出的荀攸、高大魁梧,勇而能斗的程昱和料事多中,英年早逝的郭嘉都没能转正,最终贾文和脱颖而出,接替司马懿成为无双魏势力的谋士。
看到很多说法认为贾诩应该是一个低调的人,因此对这次无双人设颇有不满,之所以觉得贾诩低调,是因为和其他人善于谋事和谋人不同,贾诩更加优先于谋己。但观贾诩在张绣麾下时,袁绍派人招纳,张绣已有应允之意的情况下贾诩面斥使者,促成张绣降曹,足见贾诩不乏挺身而出的闪亮时刻。曹丕称帝后,贾诩、程昱尚存,程昱始终跟随曹操,在曹操丢了兖州的危急时刻有救亡之功;贾诩不仅是降人,而且还有乱党经历,然而贾诩能当上三公,程昱却位止九卿。又如曹丕那段所说,曹昂死于张绣之手,贾诩恐怕脱不了干系,曹丕为兄报仇逼死张绣,能放过贾诩已是稀奇,居然要向贾诩求争位之计,足见知进退而不单纯的低调以求自保,是贾诩的过人之处。
裴松之对贾诩的人品多有质疑,包括贾诩与荀氏叔侄同传都认为不妥,主要还是因为贾诩建议李傕、郭汜反攻长安,造成关中大乱,百姓丧亡。但是贾诩此策,动机出于自保,在李、郭当道的时候也做了很多好事。虽然没能舍身取义,然而这种行为应该更贴近于大众思想,贾诩的其他计策中,也有很多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这种乱世自保之术,带一分狡狯、带一分无奈。无双里的贾诩身上重叠了太多的身影,性格特征并不很明显,也许在将来的无双中,随着其他谋士的出场,贾诩会变得更特别。
徐晃、张郃-惜哉时运蹇,声名遂不成
五子中张辽、张郃、徐晃都是降将,但考诸史书,就会发现张郃虽以巧变为称,却败仗居多,巧变更多的体现在临败不乱上;而徐晃出身却比张辽还要难看:来自于山贼部队。结果张辽笔头,张郃居四,徐晃敬陪末座。两人在演义里的主要桥段攻街亭、讨关羽也因为对手是蜀汉被淡化了,不如张辽在合肥打孙权那般耀眼。结果因为缺乏亮点,在无双里的人设也被迫成了求道者:徐晃是武的求道者,张郃是美的求道者,五代司马懿反乱的许都侵攻战,这二人就因为求道跟了司马懿。
在无双世界里,初阵真的很重要,今川义元就因为战国无双初代猛将传登场时被设定为蹴鞠人设,直到历史味浓厚的三代也没翻过身来,成了唯一的纯恶搞剧情者。不过三国无双的世界里还好,徐晃成天吼着和我交手吧倒也不妨碍他讨关羽,乌兹库西的张郃一样也可以在定军山和街亭战斗。但是这种人设能带来什么感动恐怕很难,讲求剧情震撼力的六代里,徐晃悲剧的从潼关、樊城让路,张郃也仅剩了定军山夏侯渊战死之后的半关。
同样的,徐晃、张郃的能力未必比张辽差,但不仅史书排名次于张辽,也没能像张辽一样后世配飨于武庙。或许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或许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对手,或许都是。不得不令人感叹,三分人事七分天,历史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尽人事而安天命,处世会轻松一些,多点欣赏少点批评去玩游戏,得到的乐趣大概也会多一些。
曹仁-拓土未足真名将,安邦方可镇中流
曹仁在无双里,大概是因为守住了军神关羽的猛攻,博得了铁壁曹子孝之名。但是在傅玄著作里,却记载着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足见曹仁也是一员斗将。
在曹操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之后,曹仁大部分时间都在镇守荆州,荆州天下要冲,也是孙刘所必争之地。建安十四年曹军主力从赤壁败退之后,孙刘联军进袭江陵,孙家军以周瑜为统帅,负责围城,而刘家军则派关羽引兵阻援。曹仁就是在这次战役中,亲率数十人冲击敌军队列,救出被围部将,击伤周瑜,但最终因为整体形势不利,被迫放弃江陵撤退。十年后,在樊城的曹仁再次遭到包围,围城的是关羽荆州军团,城外驻军和首批援军皆被关羽发动水攻歼灭,城中几被水没,粮尽援绝。魏军之前在汉中大败,西线主将夏侯渊战死,曹仁这次如果弃城而走,极可能引发全军士气崩溃,并招致孙权从东线进攻。战争的天平倾斜,有时就只在一线之间,曹仁挺到了孙权被策反和后续援军,一代名将关羽陨命,刘备的兴复大业从此成为泡影。
可是这代无双,曹仁的戏份被夏侯惇拿去了,不知是因为无双世界中夏侯惇和关羽的宿怨,还是因为无双里曹仁反战的设定不适合激昂澎湃的剧情。有时读史读到慷慨处,也颇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冲动,但冷静下来想想,我这样的庸懦书生,生活在和平时代,实是幸事,大部分人亦作如此想吧。
蔡文姬-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文姬在无双里的女性是个很特别的存在,她是唯一名字都有记载的:名琰字文姬,名士蔡邕之女。然而在目前的无双剧情里,她还是一个穿越者。她个人列传里有与袁绍的战斗,按她兴平中被掳,在胡十二年归汉,则归汉时在曹操征乌丸前,其时袁氏早灭。也许后来与匈奴的剧情还要借重她,但现在史实没什么可说的,仿甄姬的例子,有女性的段落就扯一点别的吧。
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曹老板向来不拒人妻,却没有纳文姬为己有,足见文姬本身不愿高攀,曹操也足够尊重旧识蔡邕。但是曹老板是一代大骚人,在名作短歌行中写下了对文姬的思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老板和蔡邕的友谊,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曹老板当时还是风发少年,文姬还是豆蔻少女,追想起当时的日子,难免发出时光流转的感慨。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曹老板虽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依然难以获得文姬芳心,只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前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所谓郑风淫,原诗也正是描写男女相思之事的。本来的后半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乃是女子之辞的抱怨:我不去找你,你也不来个信。曹老板一代英雄,换别人早就霸王硬上弓了,因为是才女文姬,所以只能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句纯引自诗经小雅鹿鸣,本来是宴客之曲。文姬归来,曹老板以宾客礼接待了她,诗中后文有琴瑟等辞,曹老板暗示希望能由宾客进而琴瑟和好的意图。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老板感叹文姬就好像天上明月,却始终不能捧在手里,君不见无双里文姬头饰正是一弯明月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曹老板只能又一次感叹相思病之不能根治了。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文姬远远的从匈奴归来,却只是和曹老板见了一面而已。曹老板仅仅倾诉一下别情却没有进一步举动,那全是念在蔡邕的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老板又一次感叹文姬如月,其他女子在文姬的光辉下好像失去了踪影。文姬如同乌鹊南来,虽然见了一面,却最终没有依托在他这棵大树上。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文姬没有嫁给曹操的最终原因,可能是曹老板后宫已经足够充实的缘故,曹老板当然是觉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但文姬不允之下,也只能自我解嘲,吃到嘴的肉又吐出来,那是周公一样的德行,会天下归心的,情场失意,战场得意吧。
以上是胡扯。
《真三国无双6 》任地鱼专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