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攻略 单机攻略 查看内容

《战地1》枪械历史背景资料图文详解

  马蒂尼亨利MK II的改良主要包括,一个稳定坚固的机匣系统,一个新的通条(清理工具),开口更大的表尺照门以及新设计的扳机。

  改进自1876年的MK II通条,上方的则是MK I使用的枪通条。

  标准的MK II只生产到1881年,过渡性质很浓,但是这一型号却参加了英国殖民战争中三场最为主要的战役,第二次英阿战争,第一次布尔战争,祖鲁战争,它几乎成为了马蒂尼亨利步枪的形象代表。

  MK II步枪诞生后5个月MK I骑兵卡宾枪也得到批准,待击指示器体积缩小,很多部件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它的基础上恩菲尔德兵工厂设计出了MK III马蒂尼亨利步枪。

  MK I骑兵卡宾型正式编号'IC1’,也就是'As Arms Interchangeable, Carbine Breech loading Rifled, with cleaning rod Martini Henry Mk1.’ 妈的 怎么这么长

  炮兵/驻屯卡宾枪基于骑兵卡宾枪的设计,唯一的改良是刺刀座,用以加装杀伤力更大的刺刀。该枪于1879年7月批准生产。

  短短4年的装备生涯,尽管MK II几乎承担了历史上马蒂尼亨利所能拥有的一切荣辱,但它的装备时间却是马蒂尼亨利四种型号中倒数第二短的,而接下来的MK III型马蒂尼亨利却是装备时间最长的型号。

  MK III的机匣板,与IC1卡宾枪相同的是水滴形待击指示器缩小,我们会看到制造日期下方的编号III,而编号III的下方还有一个阿拉伯数字'1’,这是为了区分新旧型号所做的标记,标有1的MKIII马蒂尼亨利步枪装备一线部队,而标有'2’或者没有标记1的旧式MK I或MK II步枪则作为二线装备下放到民兵预备役或者军事院校。

  MK III的前护木由固定钩直接固定在机匣上,而不是以往的销钉相互连接,前护木上很少嵌有金属零件(但不是一定没有)

  几乎所有的MK II与MK I机匣前方都有连接用的销钉,我们还会发现,相对之前的版本,MK III的机匣更宽一些,这是为了改进零件连接,使动作更为流畅。

  此外,MK III强化了击针(直径增加了0.002英寸,相当于0.05毫米),修正了表尺...因为相关测试发现,亨利膛线作用下的步枪子弹在600码外会产生微小的自然偏转。

  约1881年MK II步枪停产后,1882年3月马蒂尼亨利MK III正式入役...不过凑巧的是马蒂尼亨利的重头戏祖鲁战争与英阿战争早已结束,MK III多少有些壮士生不逢时...从1882年到1888年,共有约23万支MK III被生产出来,MK III主要参与了一些规模不大殖民扩张与殖民地武装冲突。

任地鱼网

  19世纪最后20年,近代武器技术再次出现了质的飞跃,弹仓弹匣无烟火药旋转后拉枪机相继出现,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马蒂尼亨利MKIII刚出头没多久就遇到了老朋友——落伍。

  这真的怪不了谁,马蒂尼亨利在后装单发步枪时代的确称得上最优秀的武器...但它的改造潜力实在太浅了,法国格拉斯步枪与德国毛瑟步枪都可以通过下置弹仓来提升火力,马蒂尼亨利则......早在1879年当局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使用一款弹仓式步枪来替代马蒂尼亨利了。

  马蒂尼亨利当然动过装弹匣的心眼...

  马蒂尼-恩菲尔德步枪...这完全是一个奇葩的存在,下降闭锁枪机理论上无法适应任何形式的弹仓,但英国人却本着刀山火海也要趟一趟的精神...硬是给马蒂尼亨利添加了一个侧置弹匣。

  早在1880年这个想法就已经出炉,恩菲尔德军工厂委员会就MK II的升级措施提供了多种方案,其中就包括这种。

任地鱼网

任地鱼网

  马蒂尼-恩菲尔德MK I步枪,除了侧置弹匣(虽然看上去像是弹匣,本质上只是一个并未与枪机相连的快抽弹盒),还包括改良的膛线设计(Ratchet Rifling 棘轮式膛线),完全包裹枪管的中端护木,新设计的表尺以及最主要的——新的步枪口径.402。

  1886年4月17日批准生产,装备状况未知...

  显而易见的是这一型号并未被接受,究其原因,侧置弹匣的可靠性始终问题重重,而且让现有的马蒂尼亨利步枪安装侧置弹匣以及将口径转为.402所要进行的军工后勤调整也完全是一场噩梦,更不用说下放装备之后会发生的事情...无奈之下恩菲尔德军工厂只能将弹匣拆除,新版本变成了单纯的.402单发步枪...1887年5月批准后约生产了4万余支,但是基本没有订单,到1888年,随着.303子弹的出现,该项目被停止。

  .402口径马蒂尼-恩菲尔德MKII步枪,连同之前的MKI总共只生产了65000支左右,后来它们大多数都被改造为.577/.450的马蒂尼亨利MKIV步枪

  .402马蒂尼-恩菲尔德子弹,弹头重420格令,装药量为80格令,从1881年出现到1888年停止相关研制,几乎从未真正使用过...

  1887年末,为了处理马蒂尼-恩菲尔德,最后一种版本的马蒂尼亨利——MK IV诞生,这是一个很鸡肋的版本,总数只有不到10万支。MK IV并不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型号,和三位前辈比起来它完全是来凑数的...

  MKIV是最容易辨认的版本,它的枪机形状与前作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前的马蒂尼-恩菲尔德也是如此)

  MK IV有三种型号,A型为马蒂尼恩菲尔德MKI改装,B型为马蒂尼恩菲尔德MKII改装,C型则是新生产的,三种型号之间区别不大,这里不多做叙述。

  非常罕见的MK IV A型步枪,他的准星保持原貌,总数仅21755支,这也是.402马蒂尼-恩菲尔德MKI的生产数字。

  MK IV的地位无疑是尴尬的,因为马蒂尼亨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更先进的李-梅特福步枪已经正式出现并开始生产了,这也令MK IV早早做好了退居二线的打算,1889年,MK IV全面停止改装与生产,.577/450的马蒂尼亨利时代正式终结。

  你以为马蒂尼亨利就此彻底消失了么,Nai... 幼稚!

  1890年后,李-梅特福步枪列装英军一线部队,仓库里的马蒂尼亨利也没用闲着,成打的马蒂尼亨利步枪和卡宾枪被改装为.303口径装备二线以及殖民地武装,如果你觉得这很过分那就太小看英国人了,1895年李-恩菲尔德步枪正式列装,马蒂尼亨利居然又被改装成可装填.303无烟火药子弹的步枪继续使用...如果你够走运,直到1940年的伦敦大轰炸期间说不定还可以看到地方防卫志愿军的老爷兵们扛着马蒂尼亨利巡街来的。

  地方防卫志愿军Local Defence Volunteers(不久改名为Home Guard 好听点的翻译就是国民卫队)...由于参加者的年龄偏大,他们还有一个昵称'老爸兵团’ Dad's Army。

  丘吉尔号召下成立的地方志愿军最初极为缺乏武器,直到后来才有所改观。当时他们的武器清单中包括干草叉甚至自家种的仙人掌...... 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位老人家举着一盆仙人掌在马路上站岗.......

任地鱼网

  马蒂尼-梅特福卡宾枪,约1893-94年改装的产品,多无枪管箍,使用.303黑火药子弹,分骑兵/炮兵版本并有多种型号,详情不表。

  马蒂尼-恩菲尔德卡宾枪,约1896年后改装,无枪管箍,使用.303无烟火药子弹,分骑兵/炮兵版本并有多种型号,详情不表。

  马蒂尼-恩菲尔德步枪,此恩菲尔德非彼恩菲尔德,使用的是正宗.303无烟火药,该型号改装自MK III步枪,还有一部分改装自MK II。

  马蒂尼-亨利步枪.577/450瓶形子弹,瓶形子弹并非英国首创,但英国人确实将这一形制发挥到了极致,同时期欧洲各国没有任何一种步枪子弹的底部开弧能像马蒂尼-亨利一样大,弹头重480格令,装药85格令。

  1885年前马蒂尼亨利使用的卷制黄铜子弹可靠性惨不忍睹,非常容易出现卡壳的问题,祖鲁战争中由于若干马蒂尼亨利的卡壳致使火力发生断层的情况很多。

  这种子弹可以说是后装黑火药步枪弹时代威力最大(也是后坐力最大的)的子弹,由于弹头过重,.577/450子弹的初速只能达到约381m/s。

  对了,忘记了两个人。

  亚历山大·亨利死于1894年,3年后的1月29日,弗里德里希·马蒂尼去世。

  李 恩菲尔德

  自从.303(7.7×56mm)口径步枪弹的发射药由黑火药换成无烟火药后,就变的不适合李-梅特福步枪使用。因为无烟发射药的燃烧对枪管钢的烧蚀比较大,容易把浅阴线烧蚀掉,为此这种步枪的膛线形式改为5条比较深的左旋膛线。这种膛线由恩菲尔德兵工厂的工程师所设计,被称为恩菲尔德膛线,因此这种改变了膛线和瞄准具以适应无烟发射药的新弹后的步枪也在1895年11月被重新命名为李-恩菲尔德步枪,全称李-恩菲尔德弹匣步枪——Magazine Lee-Enfield,简称MLE(不过口语上经常读成Emily,也算是一种爱称吧)

  也许我们并不能说,李恩菲尔德步枪是后装栓动连发枪时代最好的步枪,但我们完全可以说它是最有特色的。

任地鱼网

  1899年针对目前李恩菲尔德步枪瞄具不佳的问题进行了修改,主要更换了表尺与准星,这种型号被称为MK I*,星号代表武器进行过少量修改(从施耐德步枪到李-梅特福步枪的改进版也有类似的标志,意义不大)随后又定型了MK II李恩菲尔德步枪,基本维持这一形制。

  李-恩菲尔德骑兵卡宾枪——Lee-Enfield Carbine,简称LEC,诞生于1896年,同样分为本土型号以及新西兰型号,与李梅特福卡宾枪基本没有外观差异。

  李恩菲尔德长步枪几乎与李梅特福步枪一样短命,它唯一参与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布尔战争带给它的更多是口水,对于大多数士兵来说,这种装填缓慢零件冗余且瞄具不可靠的武器在布尔人使用的毛瑟步枪面前简直一无是处,李氏长步枪遭到了一致批评,布尔战争结束不久之后,一种老概念,新形制的武器彻底取代了它。

  在布尔战争进行的同一时期,我们中国人也有幸见到了恩菲尔德长步枪,并成功的在它面前栽了跟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英军先期派遣的主要是英印军以及部分华人部队(比如著名的香港华勇营),他们装备的主要是马蒂尼-恩菲尔德步枪,而白人部队无论是本土还是殖民部队均装备了李氏长步枪...

  所以不得不说英国轻武器与中国真的很有缘...虽然这缘分让人笑不出来。

任地鱼网

  早期的李氏步枪经常都可以在前托左侧的中部发现一个带刻度的转盘装置,并在机匣左后部有一个长杆形的折叠觇孔照门,这是李氏步枪的齐射瞄准具(Volley sight,也称为“排放瞄准具”),其作用是向2000码至3900码(约1800~3550m)的射程内提供曲射的间接火力。使用时,根据需要的把刻度盘上的转臂设定在指定的射程刻度上,并把后面的折叠照门竖起,通过觇孔与转臂头上的一个小粒形准星构成一线来瞄准参照物,然后就在指挥人员的命令下进行射击。

  这样的瞄准方式实际上难以命中任何单兵目标,但是当一支大型部队用这种方式向远处的另一队集群目标(如密集的步兵或骑兵队形)打排枪时,就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据说在布尔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实例,一队英军士兵在接近一个布尔人的兵营时,在军官的指挥下对这个未进入视线范围内的兵营方位打了几轮齐射,然而他们冲到兵营时,发现这个兵营已经被射得千疮百孔。

  但这种间接齐射的方法实际杀伤效果并不是太好,更多的是起到压制和扰乱的作用,而且在机枪和轻型步兵火炮普及后,齐射瞄准具的作用就显得过时了,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简化生产步骤提高生产速度,齐射瞄准具首当其冲就被取消了。

  如果说李梅特福/恩菲尔德长步枪有什么比较明显的重大缺点的话,那就是它们都无法像毛瑟步枪和曼利夏步枪那样使用桥夹与漏夹一次性装填弹药,而且在布尔战争中被布尔人耍的团团转的英国陆军意识到,他们需要更短更轻便的步枪来适应灵活作战。

  短步枪的概念不是19世纪才突然从英吉利海峡的石头里蹦出来的,它一直存在于英国,从近代火器发展到现代,英国武器总是离不开一个短字,他们使用的武器总是比其它国家短上一截。应该说,自褐贝斯滑膛燧发枪